門座起重機集中潤滑系統改造
2020-09-18李子根1 馬立強2 吳樹存1 張 寧1
(1 .滄州渤海港務有限公司;2.河北港口集團港口機械公司)
摘 要:針對傳統雙線潤滑系統潤滑油脂浪費量大、潤滑效果不理想的問題,進行了單線智能潤滑系統改造,解決了供油不均問題,實現了潤滑狀態的實時監測,提高了門座起重機運行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加油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
關鍵詞:門座起重機; 潤滑; 給油器; 改造
1 引言
某公司40 t/43 m門座起重機(以下簡稱門機)上現使用傳統雙線干油泵式潤滑系統,由于其自身原理及結構的局限性,加上設備高度差大,在使用過程中,大臂、象鼻梁處各潤滑點據泵站較遠,始終處于欠潤滑狀態,對設備運行存在潛在危害,需要耗費大量人力逐點檢查記錄,定期安排人員對臂架、象鼻梁手動加油,不僅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不能保證良好的潤滑效果,影響其使用壽命及安全性能;回轉軸承、鋼絲繩卷筒、變幅搖架等距離泵站較近的潤滑點,常出現過潤滑現象,影響軸承散熱,造成大量油脂的浪費。基于上述情況,對門機進行潤滑系統改造。
2 現有解決方案
(1) 方案1。采用傳統單線系統替換目前傳統雙線潤滑,省去了雙線系統升壓、泄壓、換向等環節。與雙線相比,提高了潤滑泵的工作效率,延長了潤滑系統的使用壽命。可根據設備潤滑點不同的耗油量,任意組合成Z適當的分配器,實現有計劃定量給油。但是傳統單線系統采用分配器逐級控制、分配的方式對主體設備進行潤滑,一旦任何一級出現堵塞現象,不能準確指示出故障點,需要對每個潤滑點逐一檢測,工作量大,影響碼頭生產作業。系統供油量由潤滑泵工作時間決定,無法精確控制,造成油脂浪費。為了滿足傳統單線系統的要求,解決大臂、象鼻梁供不上油的問題,必須對主、支管路進行更換,施工難度相對較大。
(2) 方案2。使用高壓球閥將過潤滑與欠潤滑區域分開,并將大臂至象鼻梁部分的管徑加粗,同時提高換向壓力。分區域供油可以緩解供油不均的問題,但同時也會導致泵組壓力明顯提升,增加了管路負荷,影響潤滑泵的使用壽命,增加后續成本。若出現潤滑點堵塞,需人工對潤滑點逐一排查,不能精確控制供油量,會造成油脂浪費。
(3) 方案3。漸進式智能控制系統替換傳統雙線潤滑,采用時間控制,對潤滑點分區域精確供油。通過PLC程序設定,控制潤滑泵的啟停,通過設定給油時間對各電磁給油器進行逐個注油,可有效地避免潤滑脂的浪費,節約成本,解決過潤滑及欠潤滑問題,保證潤滑點潤滑狀態良好,延長主機設備的使用壽命。能夠進行區域控制,各區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影響,容易查找故障點,便于維修維護,即便某一區域出現故障,也不影響其他區域的正常工作。不用停機維修,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故障報警功能,采用PLC控制,通過電控箱體,工作人員能夠直觀地判斷故障區域,便于排查,節約時間。由于采用分區、時間控制供油的方式,主管路無需進行更換,降低了施工難度,同時節省了改造費用。
綜上分析,從系統穩定性和維修便利性考慮,決定采用第3種方案進行改造。
3 項目改造方案
3.1 方案原理
把傳統雙線改為智能潤滑系統,原潤滑泵站不變;2條∅18 mm主管路保留,原支管路中∅8 mm管件改為∅10 mm不銹鋼管件;原雙線分配器改為智能給油器及遞進式分配器,另外增加1套PLC控制系統,控制各電磁給油器的開啟時間及潤滑泵的啟停,再由給油器或遞進式分配器給各個潤滑點注油。
電磁給油器是智能潤滑系統的執行機構,通過控制其油閥開啟、關閉,實現控制潤滑點的供油,傳感器實時監測潤滑點運行狀態。如圖1所示,當電磁鐵得電時,進油口P與B相通,使活塞上腔壓縮,此時給油器向外給油,當傳感器檢測到活塞動作時將信號反饋給PLC控制柜,這時電磁換向閥將失電復位,即A、B口相通,活塞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下移復位,活塞下腔的油脂通過A、B口流向上腔,為下次供油做準備。通過調整傳感器探頭的位置能夠調整活塞的換向位置,進而調整出油量。
圖1 電磁給油器原理
3.2 系統組成
該系統電控部分由1臺7 in觸摸顯示屏、西門子PLC控制柜、電磁給油器、遞進式分配器組成。各潤滑部位配置說明如下:
(1)回轉軸承處。采用1套4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4塊6出口分配器,給該部位24個潤滑點注油。
(2)臂架下鉸點。采用1套2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直接給2個潤滑點注油。
(3)超負荷保護裝置。采用1套8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直接給此處8個潤滑點注油。
(4)變幅齒條機構。采用1套7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直接給此處7個潤滑點注油。
(5)起升滑輪組、平衡梁與大拉桿鉸點、平衡梁支座鉸點、平衡梁與小拉桿部分。采用1套4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1塊3出口分配器、1塊4出口分配器給此處9個潤滑點注油。
(6)齒條與臂架鉸點部分。采用1套2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直接給此處2個潤滑點注油。
(7)象鼻梁頂部滑輪及鉸點。采用1套4出口智能給油器總成、1塊5出口分配器、1塊4出口分配器給此處11個潤滑點注油。
智能潤滑系統由PLC控制,定時定量供油,調整各潤滑區域供油時間和循環周期。在自動打油狀態下,PLC按照設定程序運行,控制潤滑泵的啟停,通過預先設定的給油時間及間隔時間對各智能給油器逐個給油,再由電磁給油器分配給下一級分配器及潤滑點。通過電控箱觸摸面板上的區域控制開關,單獨控制各電磁給油器的開啟及關閉,同時泵站自動開啟,對該電磁給油器單獨注油。
各處智能給油器均配有傳感器,智能給油器是否正常工作,能實時反饋給PLC控制系統,超出設定時間沒有動作則判定為設備故障,提示維護人員快速找到故障點并及時檢修。
潤滑油泵出油口位置設置數字壓力傳感器,實時顯示系統供油壓力。當系統壓力過高時,潤滑油泵自動停止運行;系統壓力過低時,系統會暫停供油,升高系統壓力后,繼續向各潤滑點供油。根據現場需要,壓力上限設置為40配MPa,下限設置為15 MPa。
4 結語
該潤滑系統的改造,實現了門機各機構潤滑狀態的實時監測,能夠實時了解潤滑系統的運行與故障情況,防止因潤滑不到位造成的部件損壞,或更嚴重的機損事故,滿足了設備的潤滑需求,提高了門機運行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加油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郭永強,劉文賢,黃昆,宋燕民,蔣俊策.雙線智能化集中潤滑的改造設計[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4,34(2):7-8.
[2] 康建橋.40 t/45 m門機集中潤滑系統[J].中國設備工程,2007(1):57-58.
[3] 楊曉東.漸進式成組潤滑系統原理及故障排除[J].科技與企業,2012(8):323-323.
[4] 趙義兵,徐立新.智能集中潤滑系統在TRP輥壓機的應用[J].水泥技術,2010(5):27-29.
來源:《港口裝卸》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