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珠絲杠規格型號選型步驟
2012-04-11 理論上應該先選絲杠再選電機,既然電機已經選完,那就大致按以下步驟選擇絲杠:
1、以負載確定直徑。電機性能參數中有輸出扭矩,如果還帶減速器也要算進去(考慮效率),計算一下實際工況中需要多大推力,滾珠絲杠樣本(跟廠家要)有負載參數(即推力參數,一般標示為動負荷和靜負荷,看前者即可),選擇滾珠絲杠的公稱直徑。
2、以直線速度和旋轉速度確定滾珠絲杠導程。電機確定了就知道輸出轉速,考慮一下你需 要的Z大直線速度,把電機轉速(如果帶減速器再除以減速比)乘以絲杠導程的值就是直線速度,該值大于需要值即可。
3、以實際需要確定確定滾珠絲杠長度(總長=工作行程+螺母長度+安全余量+安裝長度+連接長度+余量。如果增加了防護,比如護套,需要把護套的伸縮比值(一般是1:8,即護套的Z大伸長量除以8)考慮進去。
4、以實際需要確定滾珠絲杠精度。一般機械選C7以下即可,數控機床類選C5的比較多(對應國內標準一般是P5~P4和P4~P3級,具體參看樣本)。
5、以安裝條件和尺寸結構等確定滾珠絲杠螺母形式(螺母有很多結構,不同的螺母結構尺寸略有不同,視情況選擇,建議不要選太特殊的,萬一出點毛病維修換件無門)。
6、詢問所選產品廠家的價格、付款條件和交貨時間。這一點設計人員不要以為就是采購的事,事實上很多廠家(進口國產一個樣)的產品樣本上有的型號它根本就不生產或者不接小額訂單,印上去大概是為了顯示我是大廠,無所不能造。別等你選完了出完圖了其他件按這個型號開始做配件了去購買的時候人家告訴你這個型號交貨期需要3、4個月就完蛋了。
7、選擇確定安裝方式(端部)。這個安裝件可以自己設計,也可以買現成的,有標準安裝座可選。自己設計注意受力狀態,軸承Z好選擇7000或3000系列的,因為絲杠工作時主要受軸向力,徑向受力要盡力避免。
8、考慮導向件和安裝能力。推薦和滾珠絲杠配套的導向件選擇滾珠直線導軌,當然直線軸和直線軸承的搭配是相對經濟的選擇。
9、根據以上已確定條件繪出滾珠絲杠圖紙(主要是端部安裝尺寸,這個要詳細,要提供形位尺寸和公差)。
DN值:D,滾珠絲杠副的公稱直徑,也為滾珠中心處的直徑(mm);N,滾珠絲杠副的極限轉速(rpm)
DN值得限制不是直徑越小則轉速越高,因為首先確定的進給速度,當通過進給速度計算的絲杠轉速太高可通過增加導程以降低轉速,來滿足DN值要求。
滾珠絲杠規格型號選型
1、確定定位精度;
2、通過馬達及對速度的要求來確定絲杠導程;
3、查看螺母尺寸確定行程及相關絲杠軸端數據;
4、通過負載及速度分布(加減速)來確定平均軸向力和轉速;
5、通過平均軸向力確定預壓力;
6、預期壽命,軸向負荷,轉速確定動額定負荷;
7、基本動額定負荷,導程,臨界轉速,DmN值限制確定絲杠外徑及螺母形式;
8、外徑,螺母,預壓,負荷確定剛性(機臺設計);
9、環境溫度,螺母總長確定熱變及累積導程;
10、絲杠剛性,熱變位確定預拉力;
11、機床Z高速度,溫升時間,絲杠規格確定馬達驅動扭矩及規格。
滾珠絲杠副速選的基本原則
種類的選擇:目前滾珠絲杠副的性價比已經相當高,無特別大的載荷要求時,都選擇滾珠絲杠副,它具有價格相對便宜,效率高,精度可選范圍廣、尺寸標準化安裝方便等優點。在精度要求不是太高時,通常選擇冷軋滾珠絲杠副,以便降低成本;在精度要求高或載荷超過冷軋絲杠Z大規格額定載荷時需選擇磨制或旋銑滾珠絲杠副。不管何類滾珠絲杠副,螺母的尺寸盡量在系列規格中選擇,以降低成本縮短貨期。
精度級別的選擇:滾珠絲杠副在用于純傳動時,通常選用“T”類(即機械手冊中提到的傳動類),其精度級別一般可選“T5”級(周期偏差在1絲以下),“T7”級或“T10”級,其總長范圍內偏差一般無要求(可不考慮加工時溫差等對行程精度的影響,便于加工)。因而,價格較低(建議選“T7”,且上述3種級別的價格差不大);在用于精密定位傳動(有行程上的定位要求)時,則要選擇“P”類(即機械手冊中提到的定位類),精度級別要在“P1”、“P2”、“P3”、“P4”、“P5”級(精度依次降低),其中“P1”、“P2”級價格很貴,一般用于非常精密的工作母機或要求很高的場合,多數情況下開環使用(非母機),而“P3”、“P4”級在高精度機床中用得Z多、Z廣,需要很高精度時一般加裝光柵,需要較高精度時開環使用也很好,“P5”則使用大多數數控機床及其改造,如數控車,數控銑、鏜,數控磨以及各種配合數控裝置的傳動機構,需要時也可加裝光柵(因“5”級的“任意300mm行程的偏差為0.023”,且曲線平滑,在很多實際案例中,配合光柵效果非常好)。
規格的選擇:首先當然是要選有足夠載荷(動載和靜載)的規格。根據使用狀態,選擇符合條件的規格。同時(重點),如果選用的是磨制或旋銑滾珠絲杠副(冷軋的不需要考慮長徑比),要估算長徑比(絲杠總長除以螺紋公稱直徑的比值),但因長度在設計時已確定,在規格的確定上需要調整,原則上使其長徑比小于50,(理論上長徑比越小越好,對“P”類絲杠而言,長徑比越小越利于加工和保證各項形位公差,故單位價格越便宜)。所以“規格越小不等于越便宜”。
預緊方式的選擇:對于純傳動的情況,一般要求傳動靈活,允許有一定返向間隙(不大,一般為幾絲),多選用單螺母,它價格相對便宜、傳動更靈活;對于不允許有返向間隙的精密傳動的情況,則需選擇雙螺母預緊,它能調整預緊力的大小,保持性好,并能夠重復調整;另外,在行程空間受限制的情況下,也可選用變位導程預緊(俗稱錯距預緊),該方式預緊力較小,且難以重復調整,一般不選。
導程的選擇:選擇導程跟所需要的運動速度、系統等有關,通常在:4、5、6、8、10、12、20中選擇,規格較大,導程一般也可選擇較大(主要考慮承載牙厚)。在速度滿足的情況下,一般選擇較小導程(利于提高控制精度);對于要求高速度的場合,導程可以超過20,對磨制絲杠而言導程一般可做到約等于公稱直徑(受磨削螺旋升角限制),如32(32*32)、40(40*40)等,當然也可以更大(非磨削,但極少考慮)。導程越大,同條件下旋轉分力越大,周期誤差被放大,速度越快。故一般速度很高的場合要求的是靈活,而放棄部分精度訴求,對間隙要求意義變?。▽С叹绕钤龃螅?,因此,大導程絲杠一般都是單螺母。
完整的滾珠絲杠副設計選型,除了要考慮傳動行程(間接影響其他性能參數)、導程(結合設計速度和馬達轉速選取)、使用狀態(影響受力情況),額定載荷(尤其是動載荷將影響壽命)、部件剛度(影響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安裝形式(力系組成和力學模型)、載荷脈動情況(與靜載荷一同考慮決定安全性),形狀特性(影響工藝性和安裝)等因素外,還需要對所選的規格的重復定位精度、定位精度、壓桿穩定性、極限轉速、峰值靜載荷以及循環系統極限速率(Dn值)等進行校核,進行修正選擇后才能得到完全適用的規格,進而確定馬達、軸承等關聯件的特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