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火力發電廠引風機改造的一些問題
2016-09-19 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降低廠用電的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引風機和脫硫增壓風機合并運行是現在大型火電企業的一個新趨勢。我廠繼#8號爐引風機和脫硫增壓風機合并改造成功后于2011年五月繼續對#7爐引風機進行改造。由于#7號爐的引風機壓頭不夠,所以必須進行改造。主要工作是拆除脫硫風機改風道直通,提高引風機的出口風壓。
#7號爐的引風機是上海鼓風機廠生產的TLT-SAF型動葉可調軸流風機,通過對輪轂尺寸和葉片的數量、尺寸進行改造以提高壓頭。原來引風機是16片葉片現增加到26片,輪轂直徑增加到1884mm,但風機的下殼體尺寸和整體標高不變,電機進行增容。
面臨的主要問題:改造工作的工期控制、各配合工種的協調等問題。
面臨的主要難點:風機下殼體定位、電機定位、和軸系找正等。
電機增容對電機的底座沒有影響故尺寸不變,所以風機還是利用原基礎進行定位,以電機的基礎為基準。風機下殼體的定位比較困難,因為電機的定子線圈增加,磁場中心未知,且電機在后期才到,風機本體只能在就位后等待電機的到貨。因工期緊,不能電機空轉后再定位本體及軸系找正,另外因灌槳問題及電機動力電纜未敷設好等等問題必須先找正、定位。
拆除前先做好原始記錄以作參考,考慮到安裝時尺寸定位不一樣(在此不做詳細說明)。由于原風機的軸承箱還要繼續使用,所以必須盡快把軸承箱拆下交給廠家。在拆除原本體時,由于本體底腳螺栓還要繼續使用,只能拆除螺母,因使用時間太長導致底腳螺栓很難拆,使用了除油漆、除銹、固定螺桿等方法拆下螺母,拆除連軸器后,整體吊出本體機殼,對基礎進行清理,因原基礎的高度可能不一定適用新的風機本體,所以要對原二次灌漿進行局部清理,特別是對機殼定位有影響的要多次清理保證定位無阻礙,避免二次起吊,在清理基礎上,對螺栓、螺母進行進一步清理,以保證順利安裝。
風機本體無整體底板,是分體式底板,除靠近的螺栓共用一塊底板外,每個螺栓孔均只有一只底板,底板下部為校平螺釘,用以在定位時對高度和水平進行調整。
在風機本體及電機全部就位后,開始進行機殼定位,并同時進行電機找正。在風機下殼體就位后,我們根據電機的高度對下殼體大概進行高度定位,用校平螺釘支撐住下殼體,用手旋緊底腳固定螺栓,連接電動機和風機的二個剛撓性半聯軸器,并在中間用中間軸相連接,在聯接時一定要清理聯軸器的結合面,因聯軸器的結合面為凸凹型的,我們一般不找軸系的外圍偏差,僅找開口偏差,兩對聯軸器各用4只螺栓對稱上緊后,先大概找平軸系的左右開口,再找上下開口,在找正的過程中一定注意可能產生的熱膨脹位移,主要是徑向位移和軸向位移。
徑向位移的消除一般采取葉輪端對輪開口上開口稍大些,電機端對輪開口下開口稍大些,這樣在運行狀態下,由于引風機的工作溫度很高,導致風機本體產生熱膨脹從而消除開口,保持軸系的精確,由于這種聯軸器,是剛撓性聯軸器,它是一種真正的平衡聯軸器,它本身就能夠平衡安裝和運行時的誤差,但是如果安裝偏差太大的話,會大大影響其使用壽命,故我們在考慮徑向誤差時僅考慮放±0.15mm的開口誤差。而軸向位移就必須要以半聯軸器的原始開口(35.5mm)、電機的磁場中心,以及軸向位移的Z大容許位移。考慮對聯軸器的預拉,對其預拉4mm。預拉也是為了消除軸系的熱膨脹和電機轉子的軸向串動。由于為了防止風機機殼的振動和噪聲傳遞至進氣箱和擴壓器以至管道,因此進氣箱和擴壓器通過撓性聯接(圍帶)與風機殼相聯。考慮當軸系中心找完后,把電機底腳螺栓打緊,作為基準,因為在緊機殼底腳螺栓時,會產生偏差,所以在緊風機下機殼時,要注意中心的變化及時調整。
軸系中心找正結束后,聯系土建二次灌漿的同時,利用灌漿和保養的時間進行動調油管連接、冷卻、密封風機的安裝,軸承箱油管的連接盡快對油系統進行調試,以便及時發現油系統的缺陷。然后進行動調液壓缸的找正工作。動調的中心百分表Z大晃動必須在0.05mm以內。
動調中心、油系統調試工作全部結束后,安裝動調伺服機,連接對輪后,調整、校對。其葉片的調節范圍為50℃(-30℃—+20℃),合格后聯系熱工調整信號。然后把葉片全部關閉,檢查葉片和機殼之間的間隙,保證在4.2—5.3mm之內,(轉子直徑的0.0015—0.002倍)。在以上工作全部結束后,對電機進行空轉,脫開對輪,固定中間軸,對聯軸器壓縮,因電機采用滑動軸,所以防止電機的轉子前后軸向移動而碰到中間軸,產生危險而必須對半聯軸器進壓縮。電機空轉時,我們為了防止電機的實際磁場中心與電機的銘牌上所示數據不符,所以在空轉時我們進行大概的測量,發現測量結果與銘牌所示,誤差很大,實際磁場中心的尺寸比銘牌尺寸小5mm考慮到在運行中如果不消除這5mm可能導致對輪的彈簧片會長期處于受力狀態,會對彈簧片產生傷害影響其使用壽命,另外由于磁場中心向電機一端偏移,導致電機前后瓦的瓦口間隙會變小,如果軸瓦前后某一側間隙原本就小于5mm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會拉傷軸瓦,于是必須消除5mm的誤差。由于中心全部已經完成,且基礎已經定位,而且工期臨近的原因,所以必須以Z簡單的方法解決。于是決定在對輪間加一塊厚5mm的隔板解決誤差。
隔板安裝后,連接對輪螺栓、蓋風機大蓋,開油系統,進行輔機試轉。風機振動、溫度在正常范圍內,合格試轉4小時后,試轉合格,改造成功。
在改造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特別是要注意工期的控制以及一些技術上的細節。比如說軸系中心找好后就應該立即進行油系統試驗對液壓缸進行找正并調整葉片角度,比如我們這一次就發現液壓缸不動的問題而更換的問題。風機的熱膨脹問題、葉片角度在定位時一定要考慮兩臺風機的葉片的同步性等問題。
總而言之,風機安裝是一個系統性很強,技術復雜的工作,通過這次改造我們對改造安裝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