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系列機車軸箱軸承不落輪更換法
2012-03-07 作者:趙翔
(鄭州鐵路局)
軸箱軸承是機車走行部的大型部件,受質量和裝配空間影響,長期以來,更換該部件的方法十分繁瑣。近年來,由于機車數量增加、機車檢修周期縮短、軸承的更換數量大幅增加,使檢修部門的人力和機車臺位占用壓力很大。為解決這一矛盾,宋太平成功研究出了韶山系列機車軸箱軸承更換機及工藝。 (鄭州鐵路局)
韶山系列機車軸箱軸承不落輪更換裝置的主要技術指標:
1.自重:210kg,折疊高度:720mm
2.工作高度:500—650mm
3.工作油缸Z大行程:400mm
4.Z大給進速度約16.8mm/s
軸箱軸承機不動車更換方法:
工具準備:軸箱軸承不落輪更換機及附件;電磁加熱器;30風扳機及風管一套;重型棘輪及30、32、36棘輪頭個1個;止輪器2個;30—32梅花扳手1把;手錘、扁鏟、長撬棍各1個;一系簧插口墊4塊(SS4配簧卡);30T千斤頂及頂頭1個;電線盤;塞尺。
材料準備:軸承、輪對脂、白布、清洗劑。
作業程序:
1.裝上止輪器,一系簧裝上簧卡及插口墊;
2.拆下油壓減震器及座,拆下下軸箱拉桿,拆下上拉桿安裝螺絲;
3.拆下軸箱大蓋及軸頭擋板;
4.用千斤頂及頂頭頂上拉桿處構架30—50毫米,依次取下下簧座、上拉桿、下簧、上簧等部件;
5.調整升降車位置將軸箱更換機軸箱支架固定在軸箱上,液壓缸鞲鞴將軸承及內蓋一同推出;
6.接通電源,啟動泵站,操縱鞲鞴將軸箱頂離輪對拆下,落下小車;
7.將鞲鞴前方頂頭更換為軸承推盤,取下軸箱內蓋螺栓,操縱鞲鞴將軸承及內蓋一同推出;
8.用電磁加熱器拆裝軸承內套;清洗配軸承;
9.將鞲鞴前方推盤更換為軸承拉盤,將軸承支架定位銷定位,操縱鞲鞴將軸箱軸承及其他部件拉入軸箱;
10.取下軸承拉盤,裝上軸箱內蓋,裝上軸箱引套;
11.調整升降小車使軸箱和輪對對位,裝上軸箱拉簧,操縱鞲鞴使軸承和軸套間產生適當預緊力,晃動小車使軸箱復位;
12.取下軸箱更換機,一次裝上軸箱大蓋、上拉桿、一系簧、下拉桿、減震器等;落下千斤頂取走止輪器等。
該裝置的優點:
1.實現了軸箱軸承的裝配自動化。由于減少了同時作業需要的人員,拆裝工作由以往的手工改變為機械自動完成,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避免了拆裝過程中的人為損壞,節約生產成本。
2.該裝置的走行部分帶有腳輪,可根據工作需要隨意移動工作位置,即可在檢修庫內作業,也可在庫外、整備線作業,如果事故救援需要,還可到達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所以使用該裝置無需考慮占用機車臺位的問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在庫內、庫外作業以及事故救援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
3.該裝置工作油缸活塞的運動方式為往返移動,即一個工作循環:工作給進→停止→退回。采用的雙作用單活塞桿液壓缸實現了直線運動,在一個方向上完成工作給進、反向退回整個作業過程。這些技術特點保證了軸箱軸承拆裝過程中能平穩、順暢地完成一次作業。
韶山系列機車軸箱軸承不落輪更換裝置是一種鐵路機車檢修與事故救援的專用裝置,用于機車軸箱軸承檢修和在線機車軸承軸箱故障事故救援場合。該裝置在檢修部門和救援部門的推廣應用,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潛在的經濟價值。
社會意義:其一就是改變了以往人工裝配的工作方法,改善了人工裝配中的隨意性和原始性,提高了軸箱軸承的裝配質量,進而對行車安全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其二,該裝置融合了電動控制、手動控制、液壓系統、走行部分,集合了多種技術,實現了機車配件裝配的機械自動化,推動了機車檢修裝備的升級換代步伐,對機車檢修系統“四按三化”作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潛在經濟價值:首先,該裝置的應用提高了勞動效率,減少了同時作業的人數,使檢修部門對人員的成本壓力得以降低,原人工作業Z少需三人同時操作方可完成拆裝工作,現Z多需兩人即可;其次,該裝置的應用大大壓縮了工作時間,提高勞動效率5倍以上;其三,本裝置的使用無需考慮機車臺位問題,庫內、庫外、整備線均可方便使用,對工作時安排機車臺位的壓力大大降低;其四,若發生軸箱軸承故障需救援時,該裝置在事故現場的使用可縮短機車占用線路的時間。
推廣后的經濟效益:由于其簡便、快捷的使用性能,機務部門對該裝置的需求愿望比較強烈。如果得以推廣的話,很快就可作為產品批量生產,全國57個機務段,每個機務段一用一備需2臺,就有114臺的市場需求,若每臺售價按46800元計算,即可產生5335200元的直接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