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73-11型鍋爐送風機軸承箱油封的改造
2012-03-22作者:張啟正 吳明
(勝利石油化工總廠)
摘 要:介紹G4-73-11型鍋爐送風機軸承箱油封的改造過程,提出將甩油盤用于軸承箱潤滑油的密封,收到較好效果。
關鍵詞:風機;軸承箱;密封;改造
我廠動力車間G4-73-11型鍋爐送風機軸承箱兩側的軸承油封原為填料密封(如圖1),1991年投用以來漏油一直非常嚴重。2000年大檢修中,我們利用甩油盤離心密封原理對原油封進行了改造,并取得成功。2002年,我們繼續推廣運用這一密封原理對多臺設備的軸承箱油封進行改造,效果顯著。
1.改造過程
如圖2所示,將原軸承壓蓋的填料箱車通,換上隔油套,與軸承壓蓋為過盈配合,在軸承與軸承壓蓋之間的空腔內加甩油盤,其外形如一碟狀圓盤,倒扣在隔油套上,用鎖緊螺釘固定到軸上(其間隙用密封膠密封)。甩油盤與隔油套均可用普通材料在車床上車制,甩油盤尺寸根據軸承與壓蓋之間的空間大小決定,但Z大直徑處不能低于正常液位。經此改造,風機軸承箱油封漏油問題得以解決,未再出現漏油。
2.密封機理
風機運行時甩油盤隨軸一起旋轉,使沿徑向到達甩油盤內外弧面的油滴又沿徑向甩向回油池,極少量的油滴或油霧的凝結體可能到達隔油套的凹區,從凹區的Z低點滴到甩油盤的邊緣,重新被甩回回油池,基本達到無泄漏的要求。由圖2、圖3可知,改造后密封泄漏的通道是甩油盤與隔油套之間的縫隙δ,只要保證安裝時此間隙足夠小,就可保證其密封性能。假設間隙δ合適,甩油盤旋轉時就會把附著在其表面的潤滑油甩起來,油滴在離心力作用下不停甩出,產生微小的泵壓效應,不斷將漏油區的油甩出,Z終起到阻止潤滑油泄漏的作用。如裝配間隙δ太大,盡管甩油盤也能甩油,但不能形成足夠的泵壓效應,會使密封失效。因此,為保證密封效果,采用此密封時必須注意兩點:(1)甩油盤與軸之間用密封膠良好密封;(2)甩油盤與隔油套之間間隙δ在確保二者不發生摩擦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地小(小于0.20mm)。
來源:《中國設備工程》 收稿日期:200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