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叉車“跑、冒、滴、漏”的改進
2012-06-06作者:劉映文
(廣州港新港港務公司)
我公司叉車發生“跑、冒、滴、漏”現象,不僅影響生產,而且增加生產成本。為此,有必要對叉車“跑、冒、滴、漏”現象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廣州港新港港務公司)
一、現狀
1)超期使用叉車的數量比例較大(據1998年統計占45.3%),多數由于資金短缺,舊叉車得不到及時淘汰和更新。
2)叉車利用率平均高達30%以上,有些機種在45%以上,給機械的技術性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致使機械的故障率較高(在13‰~14‰之間)。
3)作業環境惡劣。叉車的液壓程度較高,碼頭作業有大量腐蝕現象、船艙作業高溫(有時氣溫達40℃以上)環境等,嚴重危害了叉車的液壓元件和叉車的有關部件。
4)碼頭裝卸雜貨多,叉車重復操作頻繁。
5)叉車“跑、冒、滴、漏”的維修占了叉車維修量的1/3以上,增大了叉車的維修費用和維修停時。
二、原因分析
1)叉車結構安排和設計上存在一些缺陷,如剎車裝置等欠妥。
2)機械狀態維修工作進展緩慢,不能較好地消除叉車“跑、冒、滴、漏”的現象。
3)潤滑管理工作的檢測手段不足,油樣化驗比較簡單,跟蹤分析不夠。
4)叉車部件老化現象比較突出,液壓元件磨耗較快,油管和密封件等容易老化。
5)叉車維修和保養工作還抓得不夠,維修、保養、驗收把關不嚴。
6)不良的操作和維修習慣。
三、對策措施
1)繼續開展機械狀態維修工作。以檢測為手段,實行一系列的監測措施和維修方法,落實機械總成更換方案,改善機械的技術性能,降低機械的故障率。
2)結合潤滑管理工作,有計劃地增購部分潤滑檢測化驗儀器,進行追蹤、檢測,及時掌握“跑、冒、滴、漏”情況,采取對策。
3)加強機械的保養工作,嚴格按機械保養規范保養好機械。有的公司為機械使用、維修部門已配備了專職的檢驗人員,負責機械保養過程的檢查和保養完畢后的驗收工作。
4)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法。Z好把“跑、冒、滴、漏”的改進工作納入了月度技術工作計劃,并進行了研討,擬訂改進措施。
5)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工作,組織工程技術員對叉車“跑、冒、滴、漏”的疑難點進行攻關。如:有的叉車剎車因漏油造成失效,可以改進真空增壓器,從而解決漏油問題;有的叉車舊油箱經常漏油,經過重新改制,加隔油板裝置,效果良好;還可通過設計工模,定點加工密封件等方法,提高密封件的質量。
總之,只要我們堅持抓好叉車“跑、冒、滴、漏”的改進工作,就一定能夠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