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LC5T30變速箱的致命故障及解決方案
2016-08-26鄭成虎
摘 要:變速箱是車輛不可忽視的一個總成件,它對于車輛的重要性,無與倫比。而在使用的過程中,更需要滿足不同的載重,工況等外部特性的要求。在目前國產輕型載貨汽車的配套中,江淮變速箱的品質,受到較高的評價。其中LC5T30、LC6T46變速箱,更是受人關注。其穩定性,受到一致好評。就目前我公司的跟蹤數據顯示,LC5T30變速箱的可靠性,稍遜于LC6T46,而根據該類變速箱的故障分析,其故障特征卻驚人的雷同。本論文僅針對江淮LC5T30變速箱的常見故障,做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江淮汽車;江淮變速箱

一、故障現象
該車了七萬三千公里,發動機CY4102BZQ,變速箱LC5T30;在行駛中,突然出現間歇性異響,重載時,異響聲響加大,并出現車速停頓。只有四檔沒有聲響。在起步時,同樣出現聲響;如圖,如果付軸前軸承徹底損壞,整個變速箱只有4檔,其它的檔位掛脫自如,車輛沒有反應;同時,因軸承在破碎后,一軸和中主齒,仍存在間歇性嚙合,中間軸仍會存在偶爾旋轉,強制壓迫破碎的軸承,導致離合器殼,軸承凹槽位置開裂,并且漏齒輪油。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當離合器殼損壞后,破碎的軸承碎屑被擠出,中間軸承,才會完全的下垂,而此時的變速箱,只有四檔,中間軸主動齒,已經和一軸完全分離。還有種情況,就是軸承在損壞的初期,變速箱異響,在踏下離合器踏板后,該聲響消失,在拆檢后,發現,軸承的保持架已經損壞,中間軸主動齒和一軸齒輪在嚙合的過程中,因為軸承的損壞,中間軸上下跳動量加大,而導致變速箱異響。

二、故障分析
該頻繁故障出現的初期,我們一直以為是沒有定期換油或超載造成,而在拆檢的主齒內軸承時,沒有發現任何軸承異常磨損、磨料磨損的痕跡,同時沒有發現齒輪脫落的現象。可以斷定,和變速箱的周期維護沒有直接關系。軸承的質量和配套的可行性,值得我們推敲。
三、解決方案
在Z初的方案,我們將中間軸前軸承采用了NSK品牌的軸承,經過一段時間的跟蹤回訪,仍無法承受超載對軸承造成的直接沖擊,在6萬公里內,也同樣出現了兩起中間軸前軸承損壞,而導致的變速箱大修。在我們查閱了大量的同類變速箱資料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做法,較為單純。深溝球軸承,本身就不適合用于超載車輛變速箱中間軸。這就是,為什么有LC5T30變速箱行駛20萬公里左右才出問題,而有的LC5T30變速箱,卻在5萬公里左右就出問題,更甚者,2萬公里左右就出問題。工況決定了變速箱的使用壽命。
我們決定將其中間軸承,換用圓柱滾子軸承。在采用該軸承的開始,我們也走了不少的彎路。首先是軸承的選用,是用EAV類型的圓柱軸承,還是用EM類型的圓柱軸承,我們做了認真的對比后,還是決定采用EAV類型(無保持架)的軸承;其次是軸承的安裝,讓我們費盡周折。
如圖,該軸承的安裝,是Z常規的裝配方法——軸承內圈沿口在外側,該內圈位置由軸頸的緊度來固定。不同的變速箱,軸承內圈和軸頸的配合緊度又不盡相同,在行駛的過程中,內圈會不會往外滑出呢?我們裝一臺變速箱,在行駛到16000公里左右的時候,我們又進行了一次拆檢。發現內圈已經滑出大約3毫米左右。如果再滑出3mm,那么該軸承的損壞和深溝球軸承的損壞后果是一樣的,有相當的后果。事實證明,這種裝配方法是不可取。



我們決定換種裝配方法,來確保軸承的安全使用。將軸承內圈反裝,為了確保軸承內外圈的在同一平面內,在軸頸的端部墊1.5mm的卡簧,而此時的軸承外圈,正好和離合器殼的凹槽深度想吻合。軸承內圈向內滑動已經被卡簧調整,而軸承外圈,又被離合器殼固定,完全限制了軸承的內外圈滑動。
四、跟蹤回訪
該軸承的裝配方案,盡管我們經過認真的測算和論證,但客戶使用的穩定性,讓我們倍受煎熬。我們曾經對三臺變速箱進行拆檢,對軸承的磨損和安裝位置進行仔細的觀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進一步確認了該方案的可行性。
五、結束語
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離不開科學的設計,更是需要客戶的驗證。不同的客戶、不同的工況,對車輛會造成什么影響?特殊的工況,對車輛又有些什么需要?需要的是生產廠家的務實、再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