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滾子磁痕探傷分析
2016-09-01班君1,劉秀蓮2,羅燕1
(1.中航工業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2.中航工業哈爾濱軸承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摘 要:依據國家標準,采用磁粉探傷的方法對滾子的表面缺陷進行檢查,并采用金相法分析,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確定磁痕產生的原因。結果顯示,帶狀碳化物超標是引起磁粉堆積形成磁痕的原因。
關鍵詞:軸承;圓柱滾子;帶狀碳化物;磁痕顯示
1 前言
軸承是各類機械裝備的重要基礎零件,是支承軸旋轉的零件,同時承受軸上旋轉的零件重量,因此,要嚴格按照工藝規程生產,將缺陷控制在標準之內。軸承零件在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缺陷,要快速準確地挑出缺陷,保證零件質量。一般在零件終磨后,采用無損檢測的方法即磁粉探傷法,對軸承零件進行100%探傷檢查,以保證軸承零件的質量。磁粉探傷是軸承零件加工過程中控制產品質量的一種檢測手段,是利用磁粉檢測已磁化的鐵磁性零件,若表面層存在缺陷,則產生漏磁場,通過磁痕顯示出來,從而檢測出零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磁粉探傷是檢查鐵磁性材料中的非金屬夾雜物、白點、疏松、裂紋等缺陷的常用檢測手段,但不能定量分析這些缺陷的位置和形狀,如缺陷的寬度、深度及其埋藏深度等,也就是說,用肉眼觀察缺陷表面的磁痕顯示只能確定缺陷存面的位置及形狀,不能提供缺陷尺寸。若需定量分析這些缺陷的位置和形狀,通常采用金相法。
軸承零件常見的缺陷可分為兩類,類為材料缺陷,第二類為加工缺陷。原材料Z常見缺陷是裂紋、折疊等,而加工缺陷,因軸承零件需多道工序加工,通常是由鍛造、沖壓、車削、熱處理以及磨削等工序完成,因此加工類缺陷較多,常見的加工缺陷有鍛造缺陷、熱處理缺陷、磨削裂紋等,不同的缺陷磁痕顯示的形狀、位置各不相同。
2 滾子工作面磁痕顯示原因分析
2.1宏觀分析采用體視顯微鏡37081觀察,發現滾子工作表面存在一條軸向線形磁痕,磁粉附著輪廓較清晰,并與材料的軋制方向一致,其形貌見圖1。對其磁痕部位磨拋,經過4%硝酸酒精浸蝕后觀察,磁痕部位出現兩條灰白色軸向條紋,對其放大觀察未見裂紋缺陷,形貌見圖2。

2.2組織分析
儀器采用金相顯微鏡Axiovert200MA,放大觀察滾子工作面磁痕位置灰白色軸向條紋,確定為沿軋制方向分布的帶狀碳化物,其形貌見圖3、圖4;將滾子軸向取樣,磨拋觀察滾子心部帶狀碳化物,級別為3級(標準值:≤2級),形貌見圖5、圖6;垂直磁痕經過磨拋,觀察滾子的橫截面,未發現磁痕顯示部位存在裂紋缺陷;滾子的淬回火組織為3級(標準值:1級~5級)。

2.3硬度檢測
儀器采用洛氏硬度計HR-150,檢測滾子端面硬度,實測值59.0、59.5、59.5HRC(標準值:58.0~63.0HRC)。
2.4鋼種鑒別
經WKX-5看譜鏡分析,滾子鋼種符合GCr15鋼標準。
3 結果分析
該滾子為棒料車制成形,未經鍛造處理。宏觀分析發現,滾子工作面磁痕顯示為軸向線形,并與鋼材的軋制方向一致。放大觀察,未見裂紋等其它缺陷。微觀分析發現,磁痕顯示位置為沿軋制方向分布的帶狀碳化物。縱向取樣觀察滾子的心部組織,其帶狀碳化物超過標準規定。帶狀碳化物引起軸承滾子材料中化學成分不均勻,形成偏析現象,破壞了金屬的連續性,導致滾子探傷檢查時,在工作面成分偏析嚴重位置產生漏磁場,引起磁粉堆積形成磁痕。對軸承零件來說,表面存在缺陷的軸承零件是不允許使用的,因此該批帶狀碳化物超標的滾子應做報廢處理,以免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
4 結論
滾子的熱處理質量符合JB/T1255標準規定,而帶狀碳化物不符合JB/T18254標準規定。滾子工作表面的軸向磁痕是由帶狀碳化物引起的。
參考文獻:
[1]JB/T1255-2001,高碳鉻軸承鋼滾動軸承零件,熱處理技術條件7-8[S].
[2]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匯編(上)——高碳鉻軸承鋼[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13-14.
[3]全國滾動軸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匯編(下)——鐵路機車輛滾動軸承零件裂紋檢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605-607.
[4]JB/T10338-2002,滾動軸承零件磁粉探傷規范613-614[S].
[5]屠海令,于勇.金屬材料理化檢測全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245-249.
來源:《哈爾濱軸承》201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