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復式壓縮機軸瓦磨損分析及對策
2021-09-18王有朋
(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機分公司)
摘 要:軸瓦磨損問題是造成壓縮機組非正常停機的原因之一。經綜合分析,確認潤滑油系統、人工修復曲軸軸頸表面粗糙度超差是造成軸瓦磨損的原因,完善相應的工藝規范、控制和檢測方法,加強過程控制,可有效解決軸瓦磨損問題。
關鍵詞:軸瓦;磨損分析;潤滑油雜質;曲軸修復
某往復式天然氣壓縮機組,四列一級壓縮,設計轉速990 r/min。按照計劃安排進行空載運轉試驗,200~800 r/min轉速段運行正常,轉速提高至980 r/min 時發現油壓降低,電機電流不穩定,檢測各列軸瓦溫度,發現第3列軸瓦溫度比其它列高10~12℃,拆檢發現該列軸瓦磨損。修復第3列曲軸軸頸、更換軸瓦后,重新進行試驗,機組轉速升至980 r/min、運行3分鐘時,電機電流不穩定,第3列軸瓦溫度比其它列高2~3℃,該列軸瓦出現輕微磨損。
圖1 第3列軸瓦兩次磨損情況
1 原因分析
軸瓦損壞的原因有很多,有統計表明,軸瓦因潤滑不良而損壞的占12.5%,因混入雜質而損壞的占41.5%,因裝配精度不夠而損壞的占24%,因工作負荷過大而損壞的占15%,因腐蝕氣蝕而損壞的占6%,因其它原因而損壞的占1%. [1]軸瓦磨損發生在機組空載運行試驗階段,未通入天然氣,且天然氣中不含有腐蝕介質,可首先排除過載和腐蝕因素。
1.1 潤滑不良因素
潤滑油壓力較低會造成摩擦副間油膜無法建立,進而導致軸瓦磨損。檢查潤滑油泵、調壓閥等均無損壞,工作正常,潤滑油管路無泄漏點。對機組潤滑系統進行性能試驗,潤滑油壓正常,且油冷器冷卻效果滿足要求。檢查和試驗結果證明潤滑系統工作正常,未造成潤滑油壓力降低。
第3列軸瓦一次磨損后,摩擦副產生的摩擦熱增加造成油溫升高,潤滑油黏度降低,同時軸瓦磨損后間隙增大,引起潤滑油泄漏嚴重,Z終導致潤滑油壓力驟降。因此,軸瓦磨損的原因不是潤滑不良。
1.2 潤滑系統雜質因素
一次磨損后,拆檢第3列軸瓦,發現軸瓦及曲軸均存在較深拉痕,并有金屬顆粒嵌入。檢查發現潤滑油過濾器濾芯表面存在金屬雜質,且經檢測部分金屬雜質與曲軸、軸瓦的材質不一致。機組在運轉試驗200~800r/min時運行2h,為摩擦副磨合階段,會產生部分磨粒,若未被潤滑油及時帶走也會造成磨損。因此,潤滑系統含有雜質是一次軸瓦磨損的主要原因。
圖2 一次磨損曲軸表面磨痕
1.3 裝配質量因素
機組裝機及試驗過程中多次檢測并記錄零部件間隙值,復查相關零部件加工精度,檢測記錄均顯示:機組裝配間隙、聯軸器找正精度、零部件加工精度均滿足設計要求。機組裝配質量因素不是造成本次軸瓦磨損的因素。
表1 軸瓦間隙檢查結果
1.4 曲軸軸頸修復因素
一次軸瓦磨損后,人工修復曲軸拉傷軸頸,檢測曲軸尺寸精度且基于經驗判定表面粗糙度修復合格。清理潤滑系統后,重新試驗軸瓦出現二次磨損,復檢人工修復曲軸軸頸表面粗糙度不滿足設計要求。曲軸軸頸修復粗糙度超差是造成二次磨損的原因。
2 整改措施
1)拆卸潤滑油管路、過濾器、油冷器等部件,清洗干凈后用壓縮空氣吹干。在此基礎上完善了潤滑油系統的清潔工藝和驗收標準。
2)更換油濾器濾芯和潤滑油,啟動機組潤滑油泵,潤滑油循環沖洗潤滑系統,消除潤滑管路金屬顆粒物問題。檢查過濾器濾芯未見金屬顆粒等異物,軸瓦無明顯雜質。
3)拆卸曲軸,重新修復曲軸軸頸,并對軸頸進行拋光處理,檢查曲軸修復處的軸頸及其它部位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確認滿足技術要求。
3 結論
經深入分析、逐一排查,確認潤滑油系統含有雜質是造成壓縮機組軸瓦一次磨損的主要原因;人工修復曲軸軸頸表面粗糙度超差是造成二次磨損的原因。通過完善相應的工藝規范、控制和檢測方法,解決了機組軸瓦磨損問題,后續同型號機組亦未出現類似問題。
參考文獻:
[1]崔志國,姚春艷.發動機軸瓦損壞原因分析.農機使用與維修.
來源:《裝備維修技術》 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