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橫特鋼軋機設備裝配改造實踐
2021-07-08摘 要:短應力線軋機隨著軋機狀態的老化,軋機出現彈跳、軋輥軸向竄動、軸承和壓下裝置故障等問題制約著生產,影響產品質量。通過改善拉桿強度,改造輥箱裝置,增加了軋機強度;提高軋機軸承和壓下裝置的裝配質量,降低了生產故障。
1 前言
隨著鋼鐵業的發展和用戶對鋼材質量要求的提高,對軋機的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棒材生產線主要采用短應力線軋機,該類型軋機具有剛度大、精度高、設備重量輕、操作簡單、在線快速更換的特點。其軋機結構主要由輥縫調整裝置、軸向調整裝置、拉桿、輥箱、軋機底座和導衛梁等構成。
石橫特鋼棒材車間是一條年產50萬t的棒材生產線,2005年投產。全線采取高強度無扭軋機,共布置18架軋機。其中,粗軋、中軋和精軋各6架。工藝流程:備料→裝爐→加熱→高壓水除鱗→夾送輥夾送→6架粗軋機組→1#飛剪剪頭尾→6架中軋機組→2#飛剪剪頭尾→6架精軋機組→飛剪倍尺分段(3#、4#剪子)→精整收集。目前,隨著軋機磨損老化,軋機的強度和剛度逐漸下滑,通過對軋機關鍵結構的改造和提高裝配質量,達到改善軋機狀態,降低對生產穩定性和產品質量的影響。
2 軋機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影響
2.1軋機彈跳增加
軋制過程中,軋輥、軋機軸承、輥箱、銅螺母、拉桿等各受力部件均承受著不同程度內應力。軋機長時間使用后,軋機彈跳增加,主要體現為軋機拉桿間隙增大。拉桿連接上下輥箱和機架,一臺軋機通過4根拉桿將輥箱連接在一起,拉桿裝配如圖1所示。長期使用后,拉桿與機架、拉桿與輥箱接觸處因磨損尺寸減小產生間隙。生產軋制軋件時,因軋機彈跳造成料型尺寸比預設值增加,導致料型尺寸偏差,影響生產穩定,嚴重時導致堆鋼故障。
2.2軋輥軸向竄動
目前形式的軋機依靠軸向調整裝置來實現軋輥的軸向移動。通過研究軋機在軋制過程中的狀態,結合圖紙分析,軋輥的軸向竄動主要原因為軋機的結構缺陷:(1)維修拉桿時需將螺母從軸承座拆卸或安裝進軸承座,軋機軸承座與拉桿螺母之間的配合存在間隙;(2)軋輥軸向調整裝置內存在間隙,間隙存在于蝸輪蝸桿及帶動軋輥軸向移動的螺紋副之間。生產中因軋輥軸竄造成料型變化,形狀不規則難以控制。成品輥軸竄動容易出現鋼材表面缺陷,切分軋輥軸竄容易導致導衛切偏造成堆鋼故障。
2.3軸承損壞故障頻繁
軋機軸承作為軋機傳動的關鍵部件,軋制過程中承載軋機的軸向力和徑向力。軸承損壞是軋機軸承常見的故障,其主要形式為軸承外圈斷裂和保持架斷裂,可導致軸承報廢,嚴重時軸承內圈與軋輥輥頸黏連造成軋輥報廢。
主要原因:
(1)潤滑不良,冷卻水、雜質等進入軸承造成潤滑油乳化,影響軸承潤滑效果,載荷區易形成金屬摩擦,造成軸承疲勞剝落;
(2)輥箱剛性差,在承受軋制力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較大變形,造成軸承損壞;(3)軸承更換不及時,軸承長期使用,滾動體點蝕、松動及保持架磨損導致軸承運轉受阻發熱。
2.4壓下裝置失效
壓下裝置即輥縫調整裝置,作用是調節輥縫大小。其結構為錐齒輪+錐齒輪軸形式,如圖2所示。調整輥縫時蝸輪傳動至錐齒輪軸,錐齒輪軸帶動錐齒輪轉動,從而實現上下軋輥的移動改變輥縫大小。生產中因操作和維護不當常出現錐齒輪打齒現象,造成壓下裝置損壞無法調整輥縫。
3 解決措施
3.1消除軋機彈跳
拉桿與壓蓋接觸摩擦,長期使用后,拉桿與壓蓋接觸凸臺處磨損產生間隙,磨損位置如圖3所示。通過對拉桿磨損部位采用激光處理,提高拉桿的強度。
通過修磨壓蓋尺寸L,消除與拉桿接觸處的間隙,進而消除彈跳。實施步驟:首先測量出壓蓋深入機架槽的深度,修磨壓蓋與機架的接觸面,減小壓蓋尺寸L,達到消除壓蓋和拉桿的間隙目的。壓蓋結構如圖4所示。
3.2改善軋輥軸向竄動
由于軸承座與拉桿螺母以及軸向調整裝置之間的間隙是難以取消的,但在現有軋機的軸承座上進行部分改造,可以消除或減少間隙。根據目前軋?老化現狀,在機架上增加軸向固定裝置。見圖5。
實施步驟:在機架上增加頂緊螺栓,每個機架的兩個螺栓對稱頂緊輥箱,彌補了拉桿長期使用軋機剛度下降導致的軸竄。
3.3降低軸承故障
根據氣溫變化,不同季節采用不同?號的鋰基脂。一般來說,秋冬季節使用粘稠度低的1#、2#鋰基脂,春夏季節使用黏稠度高的3#鋰基脂;選用氟膠材質密封,確保密封唇口與迷宮環的配合尺寸,提高密封性;建立輥箱密封管理制度,軸承進水、進臟必須對密封圈徹底檢查、更換;檢測軸承箱尺寸,定期測量箱體磨損是否超差,確保軸承座尺寸精度。參照軸承壽命,對保持架變形、滾動體點蝕的軸承及時更換,裝配時確保軸承的清潔。
3.4消除壓下裝置故障
根據氣溫變化,不同季節采用不同型號的鋰基脂。一般來說,秋冬季節使用黏稠度低的1#、2#鋰基脂,春夏季節使用黏稠度高的3#鋰基脂;選用氟膠材質密封,確保密封唇口與迷宮環的配合尺寸,提高密封性;建立輥箱密封管理制度,軸承進水、進臟必須對密封圈徹底檢查、更換;檢測軸承箱尺寸,定期測量箱體磨損是否超差,確保軸承座尺寸精度。參照軸承壽命,對保持架變形、滾動體點蝕的軸承及時更換,裝配時確保軸承的清潔。
嚴格規范壓下裝置的使用,杜絕過鋼軋制過程中采取壓下操作,以消除對錐齒輪和錐齒輪軸的沖擊;提高壓下裝置的裝配精度,尤其是錐齒輪軸上的調整墊和擋圈必須確保安裝到位,保證錐齒輪軸和錐齒輪的有效配合。做好錐齒輪箱和蝸桿箱的密封,消除氧化鐵皮等雜物進入箱體影響齒輪運轉。
4 結語
通過改善拉桿強度,修復壓蓋尺寸,消除軋機彈跳;增加軋機軸向固定裝置,彌補軋機剛度不夠導致的軸竄;嚴格、規范軋機軸承裝配和維護,杜絕燒軸承和壓下裝置故障。軋機的狀態得到明顯改善,生產穩定性增強,降低了故障率。
(來源:石橫特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