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軸承發熱詳解(1)
2021-06-22作者:王勇
(來源:微信公眾號 bearing_zjz)
電機作為機電能量轉換裝置,在運行的時候主要有電磁過程和機械運行過程。不論是電機的電磁過程還是機械過程都有損耗,這些損耗Z終以發熱的形式散失出去。外在表現上就呈現了發熱的狀態。
對電機進行發熱分析Z直觀的方法就是按照電機外在宏觀組件進行定位分類。粗略的劃分,電機的機體結構包括電機的定子機座、轉子、密封系統、軸承系統等。
如果從外在的測量看,就可以分成機座發熱、轉軸發熱、軸承發熱、密封件發熱等。
上圖就是這個思維導圖的層。
我們知道電機機座的外表發熱是受到繞組發熱影響的。
從機座的發熱現象看,我們可以分為整體溫度升高和機座溫度分布出現變化。
電機工作于“正常”工作狀態下的時候,電機機座內部的溫度呈現一定的分布。這個分布與電機內部運行時候的發熱源以及發熱源的熱量有關。一般而言各個發熱源之間存在一定的電氣和機械聯系,因此其發熱關系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此,正常的電機工作狀態下,電機內的溫度分布應該呈現一定的穩定趨勢。請注意,此處說的是“溫度分布”和“趨勢”,而非一定不變。
所謂電機發熱異常就是在溫度分布上出現與“正常”狀態的不一致。(“異常”就是異于“正常”的狀態)。這種“異常”可能是故障,也可能不是故障。這就需要我們后一步的故障診斷與分析。
電機機座局部溫度“異常”發現的時候,故障診斷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確認是否存在外界熱源。
對熱源的確定是這個導圖里的第三層內容。是否有外界熱源的確定其實是用于確認這個熱量是電機自身主動發出的還是受到外界影響現的被動變化。
對于有外界熱源的局部發熱,電機工程師首先需要確定外界熱源本身是否正常。如果外界熱源本身正常,就會帶來這樣的溫度升高,那么就需要確認這個外界熱源帶來的溫度上高對于電機本體造成的影響。具體到本公號討論的軸承部分,就是這個局部的溫度升高是否會影響到軸承。如果這個溫度對軸承運行不構成嚴重威脅,由于熱源本身并無問題,則此次“異常”可以界定為“非故障”,僅需要關注其變化,而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對于無外界熱源的局部發熱,電機工程師需要檢查電機本身。確認這個發熱是不是內部某些故障引起的。常見的情況包括繞組局部溫度過高以及機械部件之間某個相對運動界面溫度過高。
這種電機本身局部溫度過高實際上也是一個與“正常”溫度分布對比而得出的標志主動發熱情況變化的狀態。通常這個狀態是一個“故障”的幾率較大。比如局部繞組絕緣出問題,機械部分局部干涉,相互摩擦等等。因此對于電機機體局部發熱且無外接熱源的情況而言,電機本體結構、絕緣等存在故障的可能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