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支架、軸承座工藝改進方案
2021-05-14劉德奎 張景滔
(酒鋼西重創客)
一、產品工藝背景
以往鑄鋼分廠在生產西礦礦車上的軸承座和杠桿支架時都采用模板造型的方式,鑄件的分布方式為一箱兩件,呈中心對稱分布,橫澆道位于中心對稱軸上,橫澆道兩側分別開設兩道內澆道與鑄件連接。但在加工過程中發現鑄件出現了支腿變形而且張開的情況,導致鑄件支腿部位的缺少加工量,需要將其中一條支腿的筋熱切割后再對尺寸進行熱校正。增加的工序不僅影響生產效率,還會對鑄件質量造成損害,增加鑄件使用的安全隱患。
二、改進方案
采用1m*1m的砂箱,盡量保證一模一件,在兩個支腿的外側設置橫澆道,并用內澆道與鑄件連接起來,起到拉筋作用,避免鑄件的張口和變形。
三、解決的問題
采用借用澆道做拉筋工藝解決了以下質量及工藝問題。
1.借用澆道做拉筋工藝解決了鑄件打箱結束后的張口和變形問題。
2.盡管采用一模一件的排布方式會使鑄件的砂鐵比增加,但總體來說,解決了鑄件張口問題,降低了返修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3.新工藝造型簡單,能提高勞動生產率,避免廢品產生。
(鑄鋼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