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渣臥輥磨軸承位磨損問題的現場修復技術
2021-03-19摘要:臥輥磨是現如今鋼鐵行業常用的鋼渣粉磨設備,在鋼渣粉的制備過程中具有操作簡單、運行平穩、生產效率高的特點。本文介紹了一種使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針對鋼渣臥輥磨軸承位磨損問題的現場修復技術,修復完成后持續跟蹤,使用效果良好,證明了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鋼渣臥輥磨軸承位的磨損問題。
關鍵詞:鋼渣臥輥磨、鋼鐵渣、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現場修復技術、軸承位磨損
前言
鋼鐵渣是鋼鐵企業煉鋼生產環節的尾渣,為保證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大鋼鐵渣的利用率,將鋼鐵渣制備成鋼渣粉是提高鋼鐵渣再利用的重要途徑。在鋼鐵渣的粉磨過程中,臥輥磨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生產效率高、運行平穩的特點,明顯提高了鋼渣粉的生產效率。
一、設備介紹
臥輥磨是基于水平環輥磨原理運行的,是新一代粉磨工藝設備,與輥壓機、立磨等粉磨設備一樣都屬于輥壓粉磨設備,其結構主要由筒體、磨輥、底座、基礎、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鋼渣料由入口進入,筒體內圓與磨輥外圓相互運動擠壓將物料進行研磨,通過布料板推進到出料端,從而完成粉磨工作。
二、設備問題及原因分析
某鋼鐵企業臥輥磨鋼渣粉生產線出現臥輥磨軸承燒蝕問題,在將軸承拆卸后發現軸承位有磨損問題,該軸承位φ901mm,軸承寬度500mm,軸承位為1:30錐度軸,Z大磨損量在2-3mm左右。該生產線臥輥磨軸承位磨損問題分析原因為軸承燒蝕后導致的軸承內圈與軸承位出現相對運動擠壓導致軸承位出現磨損問題。
三、常見的幾種修復工藝
針對此類軸承位磨損問題傳統辦法一般采用的是將軸拆卸后運輸至機修廠進行補焊等方式進行處理,補焊機加工工藝本身容易使軸表面局部產生熱應力,造成斷軸的隱患,而且補焊機加工工藝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設備進行拆卸、運輸和安裝,其修復時間較長,綜合修復成本高。
四、高分子復合材料修復工藝
福世藍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粘接力、極高的抗壓強度、出色的耐油性和良好的機加工性能。由于福世藍復合材料采用高分子、金屬、陶瓷等多種材料復合而成,使其擁有優異的綜合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用其修復軸類、軸承室類磨損,不但可以達到長期使用的要求,而且避免了堆焊熱應力的不良影響,也不會像熱噴涂、刷鍍容易脫落、受修復厚度限制。另外,由于高分子材料特有的“退讓性”,可吸收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沖擊振動,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五、現場修復過程
● 表面處理:使用氣焊槍將磨損的軸承位表面油污烘烤干凈;
● 使用角磨機配合百葉片將表面氧化層打磨干凈,露出金屬原色;
● 使用無水乙醇清洗軸承位表面;
● 嚴格按照比例調和福世藍2211F高分子材料,直至無色差;
● 使用刮板先在軸承位磨損表面薄薄刮一層,然后再均勻涂抹至整個磨損表面;
● 軸承內圈刷涂脫模劑,等待脫模劑晾干之后直接將軸承安裝到位;
● 材料完全固化后即可投入使用。
六、總結
通過福世藍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多年來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經驗來看,根據不同設備的運行條件及設計參數,利用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特性,可在現場時間解決設備的傳動部位磨損磨損的問題。滿足大部分設備的運行條件,大大提高了修復效率與修復精度。再次證明福世藍技術可以在時間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修復方案來解決常見的設備問題,更好的服務于工業企業,為用戶提供創造價值。(福世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