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錘式破碎機軸承位磨損現場修復技術
2021-02-24【摘 要】水泥企業骨料車間錘式破碎機軸承位出現磨損問題,導致設備運行震動大,軸承燒蝕等情況的出現。本文介紹了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針對破碎機軸承位磨損問題的現場修復工藝,修復完成后后期運行平穩,持續跟蹤運行狀態良好,證明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配合合理的修復工藝可以很好的現場解決此類軸承位磨損問題。
一、設備簡介
錘式破碎機是以沖擊形式針對物料破碎的設備,其具有結構簡單,尺寸緊湊,占地小、效率高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泥、冶金、電力、骨料生產等行業的破碎作業環節。其結構主要由殼體、轉子、反擊襯板、篩板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運行時通過電動機驅動轉子使錘頭在破碎室內高速旋轉,對物料進行破碎擠壓完成物料破碎工作。
二、錘式破碎機易出現的問題
某水泥企業骨料生產車間錘式破碎機軸承位出現磨損情況,單邊磨損量約3-5mm,軸承位φ260mm、軸承位寬度200mm、前軸肩尺寸為φ250mm、后軸肩尺寸為φ279mm。
三、軸類磨損原因分析
廣義來說軸類出現磨損的原因有很多,Z主要的原因就是用來制造軸的金屬特性決定的,金屬雖然硬度高,但是退讓性差(變形后無法復原),抗沖擊性能較差,抗疲勞性能差,因此容易造成粘著磨損、磨料磨損、疲勞磨損、微動磨損等。大部分的軸類磨損問題都不易察覺,只有出現機器高溫、跳動幅度大、異響等情況時,大部分軸都已磨損嚴重,從而致使機器停機。
四、常見修復工藝對比
針對這類軸承位磨損問題傳統辦法一般采用的是將軸拆卸后運輸至機修廠進行補焊、鑲軸套等處理,補焊機加工工藝本身容易使軸表面局部產生熱應力,造成斷軸的隱患,而且補焊機加工工藝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設備進行拆卸、運輸和安裝,其修復時間較長,綜合修復成本高。該廠風機為意外事故停機,必須快速有效的恢復設備運行,因此傳統修復工藝顯然不適合此次軸承位磨損的修復。
福世藍®高分子復合材料針對軸承位磨損問題可根據設備轉速、軸承型號、使用要求等參數選取不同的設備修復工藝,其中Z常用的為模具修復工藝(見圖1),該修復工藝利用材料特性,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加工修復工裝,是利用模壓法根據定位部位修復磨損部位的一種現場修復工藝,具有修復時間短、修復精度高、修復成本低、對設備無二次傷害、易于操作等特點。
五、修復方案制定
針對該廠骨料生產車間錘式破碎機軸承位磨損問題,根據現場條件,制定了使用模具修復工藝進行現場修復的方案。首先提前加工修復模具,在修復時首先針對磨損的表面面進行表面處理,然后使用高分子復合材料進行涂覆,涂覆完成后安裝模具。等待材料固化后,拆除模具,然后使用砂紙去除材料釉面,再次涂抹材料裝配軸承,等待材料固化后即可開機運行,完成修復工作。
六、方案實施過程
1、表面處理:首先將磨損位置進行烤油處理,去除滲入到金屬微孔內的油脂;
2、打磨:使用砂紙將磨損位置進行打磨處理,并用酒精或丙酮清洗干凈;
3、空試模具:將模具裝配至修復部位,觀察模具扣合情況,然后拆卸后刷涂脫模劑備用;
4、調和材料:按比例調和福世藍2211F金屬修復材料并攪拌均勻直到沒有色差;
5、涂抹材料:使用2211F金屬修復材料將磨損位置填平并略大于磨損量;
6、裝配模具,等待材料固化;
7、材料固化完成后拆卸模具,再次涂抹材料裝配軸承。
七、總結
通過福世藍®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多年來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經驗來看,根據不同設備的運行條件及設計參數,利用高分子復合材料的成型特性,制作修復工裝,可在現場時間解決設備的傳動部位磨損的問題。利用現場條件制作修復工裝可以滿足大部分設備的運行條件,大大提高了修復效率與修復精度。再次證明福世藍技術可以在時間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修復方案來解決常見的設備問題,更好的服務于工業企業,為用戶提供創造價值。(福世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