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設備潤滑管理應用淺析
2021-01-15張慶軍 吳月榮 郭慧 張雪梅 趙玲
(山東省東營市宏遠紡織有限公司)
為了保證棉紡設備良好的運轉狀態,發揮設備的先進效能,減少機臺的故障率,必須重視設備的基礎性維修與養護工作,其中潤滑保養是設備維護保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預防維修中起到關建作用,設備的動態消耗35%左右損失在摩擦、摩損上,因此企業必須認真對待機械的潤滑管理,在潤滑保養中要做到有計劃、有周期、有組織、有專人負責,杜絕潤滑漏點,以延緩設備的磨損、老化和失效,防止引發設備事故,造成意外損失。規范用油、加強設備潤滑管理是保持設備的先進狀態,減輕動力消耗,延長機件使用壽命的重要保障。
1 設備潤滑管理的目的
棉紡設備潤滑管理的目的是有效減少工作表面的摩擦,消除由于摩擦帶來的一系列不利影響,比如能量損失、設備壽命縮短、機器效率降低等,另外潤滑油劑還能沖洗污物、防止表面腐蝕,在摩擦面之間形成潤滑油膜,將原接觸面的干摩擦進行分隔,變干摩擦為潤滑油脂分子間的油性摩擦,從而減小動態機件的摩擦阻力,減少設備的內在磨損,降低轉動機件及軸承間的受損力度,有效避免負重狀態下的機件、軸承發熱現象,并具有一定散熱揮發的作用,確保設備高質高效運轉,保證設備的先進性能和良好狀態。
由于棉紡設備的多樣化,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設備類型,各工序機械結構特點,各傳動部件速度的高低,不同車間的環境狀態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潤滑管理方法,使用適合本工序設備特性的潤滑油脂,使設備轉動部件始終保持“有油運轉”的狀態。
2 棉紡潤滑方式的分類
2.1 潤滑狀態的分類
根據棉紡設備的運動形式,可分為三種潤滑狀態:
(1)液體潤滑:兩個摩擦副間有一層足夠厚度和強度的油膜,使摩擦副間完全隔開,而不接觸。
(2)邊界潤滑:兩個摩擦副間有一層極薄的油膜,處于液體潤滑和干摩擦之間的狀態。
(3)半液體潤滑:兩個摩擦副間有突起,使得摩擦副表面出現不連續的油膜狀態。
2.2 潤滑方式的分類
依據潤滑油脂的不同,可分為脂潤滑和油潤滑兩大潤滑方式。
(1)脂潤滑分為:人工加潤滑油脂,油槍加潤滑油脂兩種類型,有些轉動機件密封嚴密,部位隱藏在設備內部,需油周期長,一般在設備大小修理時才能人工手工加油。對一些轉動速度快,油耗時間周期短的部位,一般設備制造廠家都配有油嘴,如:設備各部位的羅拉軸承、錠子及高速傳動軸等都配有油嘴,方便保養人員用油槍加油。
(2)油潤滑分為油浴潤滑、連續油流潤滑、斷續油流潤滑、彌散微滴與油霧潤滑五種類型,這五種類型的潤滑方式在棉紡各工序設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條、條并卷機、精梳機、細紗機等傳動齒輪箱,粗紗機卷繞部件的油浴自潤滑,粗紗、細紗車頭齒輪的斷續加油潤滑等,在生產中都發揮著積極的潤滑作用。
3 棉紡潤滑油脂的選用要領
潤滑油脂可以起到減少機件摩擦,降低受損程度及緩解機件沖擊、吸附自振、防止機件銹蝕和散熱降溫的作用。根據車間環境和工作條件的不同,常用的潤滑油脂由液體油、半固體油脂、固體油脂三種形態。在棉紡設備中,要求用油要有足夠的油性,能形成牢固的油膜,使機件能夠得到良好的潤滑,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滲入能力,具有適當的粘稠度,使油脂不易流失,并有較高的純度和抗氧化性能,對機件有一定的洗滌效果,有良好導熱能力和較大的熱容量,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受熱穩定性,不易變質和失效,受熱后粘度變化小。
潤滑油脂油的選擇應綜合考慮摩擦接觸面的工作條件、車間環境、設備類型、傳動方式、潤滑方式與裝置特點等因素,選用的一般原則是:
(1)速高高、輕載荷、工作平穩時,可選用低粘度潤滑油,(如細紗錠子小而輕,制造精度高,車間溫差冬夏季不超過20℃,空氣含塵量低,完全有條件采用低粘度油),建議高速錠子使用N10錠子油,針入度較大(稠度低)的潤滑油脂,在邊界潤滑的重負荷運動機件上,宜選用極壓型潤滑化油。
(2)工作環境溫度低時,宜選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脂,針入度較大的潤滑油脂;在高溫條件下時,應考慮潤滑油的閃點和潤滑油脂的滴點、溶點;在溫度很低的條件下,應考慮潤滑油的凝固點。
(3)在棉紡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應選用抗乳化性較強、防銹性較好的潤滑油脂,不能選用無抗水能力的鈉基脂,摩擦副之間的間隙越小,要求潤滑油的粘度越低。在精梳工序,由于FA系列精梳設備的特殊傳動型式,我公司對精梳工序進行單獨用油,車頭傳動箱體內選用美孚牌齒輪油629,更換周期一般一次/年,也可根據潤滑油的使用情況靈活掌握,黃油選用粘稠度較低的美孚力士EP2,以利于在較長的輸油管?快速到達需油點。
(4)摩擦面粗糙時,要求使用的潤滑油脂的粘度大,潤滑油性好,負荷小則反之,有沖擊或間隙負荷,則選用粘度大或針入度小的油脂。
(5)采用循環潤滑系統,油繩或油墊潤滑裝置的潤滑,應采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循環系統、密封圈、密封環、輸油管等潤滑部件均要采用抗氧化的材質,以免造成內漏外泄。
(6)集中潤滑系統中采用的潤滑油針入度宜大些,以便輸送;人工間歇加油應采用粘度大一些的潤滑油,以免發熱流失過快。
(7)對外露齒輪、鏈條宜用粘度大的油或針入度小的油脂,以使機件表面的油脂保持較長的時間。
不同工序的設備,對用油規格的要求也不同,要保證各潤滑點“按需用油”。
4 潤滑管理的要點
由于車間高溫高濕的特殊環境,棉紡設備機件之間的摩擦會產生熱量,造成油脂揮發散失,如不及時添加油脂就會造成機件失油而出現干摩擦,造成機件接觸面磨損變形甚至報廢。因此要定時檢查、定期加油,負荷較重的部位要縮短加油周期,及時補充或更換新油。一般負荷愈重,轉速愈高的部位,加油周期應越短。
(1)企業應采用積極的潤滑管理措施,合理選擇和使用潤滑油脂,確保油脂的質量。
(2)確定潤滑管理體系,擬定設備潤滑周期計劃,編制設備潤滑標準表。潤滑標準表中必須包括機械名稱、潤滑部位、潤滑方法、潤滑用油、油品名稱、加油及檢查周期、換油周期、加油量、加油換油責任人姓名等內容,使維修保養人員明確崗位潤滑管理標準。
(3)認真貫徹棉紡設備潤滑工作中的“五定”管理(定點、定質、定量、定人、定時)。要有專人負責隨時檢查、嚴格按計劃加油周期執行(見表1),各主傳動油箱內的潤滑油更要按周期統一更換。
表1 設備各潤滑點周期表
注:表1中的潤滑周期是指進口軸承,若采用國產軸承,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縮短潤滑周期。
(4)隨時檢查設備的潤滑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潤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5)定時檢查,防止設備泄漏,總結積累治理漏油經驗,積極推廣好的管理方法。
(6)認真學習新油脂、新添加劑、新密封材料、新潤滑技術,并靈活應用。
(7)加強崗位學習和技術培訓,使每位員工熟練掌握潤滑操作要領及標準。
(8)建立潤滑規范標準和規章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做好設備潤滑記錄,如有特殊情況,應及時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Z大程度地減少失油壞車。
5 潤滑加油時操作要點
(1)嚴格執行加油計劃周期及加油類型,遵守設備潤滑的有關規定,避免遺漏油眼,油路不暢及堵塞要及時清理,保證油路通暢。
(2)加油前要把油眼剔凈,各部位的傳動軸承要清洗鐵屑及塵雜后方能加潤滑油脂。
(3)加油量要適中,如變速箱要細看油位線,滾動軸承應根據速度高低靈活掌據,既要加足又不要過多溢出,以免因缺油或油脂過多造成油脂飛濺、流失,鏈條、鏈輪、齒輪等油脂要勤加少加,隨時保持機械加油部位的清潔。
(4)潤滑油脂及加油工具應保持干凈,不能有塵雜等混入,不能使用未經處理的回用油。
(5)發現機器異響、發熱、磨損等現象應立即停車檢查,加完油的軸承如果聲音異常或溫度過高,應該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如軸承發熱應特別注意,并增加加油次數(通常在正常運轉下的軸承溫度應該在60℃以下)。
(6)加油時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需開車加油的部位更應小心謹慎,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6 使用潤滑油脂時應注意的事項
(1)新潤滑油脂在加入機械后會發生兩種變化,一是潤滑油本身的化學變化,二是外物的污染。潤滑油是有機化合物,在高溫下很容易氧化,生成含氧的可溶于油的化合物,再形成有機酸類,Z終則形成不溶于油的膠脂狀物質。尤其在噴油時,油滴很小,呈現霧狀,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很容易氧化,如果潤滑系統中再含有金屬銅時,更會對油品氧化起催化作用。油品在被氧化的過程中酸值增加、粘度上升、顏色加重,當油脂的酸值、粘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宜繼續使用,應該及時完全清除掉舊油換上新油。
(2)為達到良好的潤滑效果,有時會在潤滑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使潤滑油的性能產生改變。潤滑油的代用和混用關系到設備的使用壽命,應謹慎選用,切不可用低檔油代替高檔油,只能以高檔油代替低檔油,即使是同類油品,如果生產廠家不同,使用前也應先進行油品檢驗,只有試驗結果無異常才能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代用還是混用,都多少會磨損設備,代用或混用過程中應注意隨時檢查設備的工作情況,如有異常盡快恢復原樣,避免出現設備事故。
(3)潤滑油脂如果被污染了,會增大設備之間的摩擦,造成設備意外損壞,因此要加強油品入廠入庫的檢查,儲存油品的工具要保持清潔干凈;潤滑油要在規定的保質期內使用;禁止使用過期的油品;加注潤滑油要?量,加油量過多會加速潤滑油脂的變質,嚴重時還可能會引起零部件的粘結與異常磨損,油箱內加油過多還增加運動阻力,因此加油必須遵循“適量、定期”的原則。
(4)一旦?現油品劣化就要及時更換,如果油箱內的油質混濁并有微小雜質,要及時采取維修措施,消除故障隱患,保障機臺的正常運轉。
(5)如果企業不具有油品檢驗的手段,可以委托油品生產廠家進行檢驗和比對,確保油品質量。
7 潤滑管理的成效
我公司制定了嚴格的潤滑管理制度,根據各工序設備的特點制定出工序潤滑周期圖表,精準到每一個需油點及加油時間,并多次開展潤滑管理崗位技術培訓,通過各崗位潤滑管理培訓,使管理人員和保全保養操作人員全面掌握了潤滑知識,認真執行加油標準,設備故障率由Z初的5%下降到了1.5%,由于加強了各項保全保養的管理,采用了傳統維修與狀態維修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日常設備管理與周期設備管理相結合,加強潤滑管理工作,目前我公司有17萬紗錠,中夜班沒有安排一個跟班修機工,設備運行狀態良好,減少了用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