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缸事故的應對措施與原因淺析
2020-12-29袁海幸
拉缸俗稱咬缸,對主機而言是一件重大事故。此事故一般易發生在新機剛投入使用或更換缸套、活塞及活塞環后的磨合初期。如磨合良好,日常維護得當,在以后的正常運行期間,不易發生此種事故。
拉缸是有征兆的,不會一下子、突然間就咬死。比如主機在磨合運行期間,突然發現某一缸淡水出口溫度急劇上升,主機及增壓器聲音異常或伴有尖銳的金屬摩擦聲,排氣溫度明顯上升,那么可以判定該缸已發生拉缸。
一旦發生拉缸,我們不能因驚慌而立即停車。應緩慢地減速至慢車運行,并加大潤滑量,比如調高滑油壓力,或加大氣缸油的注油量,予以充分潤滑。也不允許迅速地調低淡水溫度,以免缸套因突然冷卻,而加劇拉缸癥狀,造成二次損壞。導致活塞卡咬于缸套之中,而自動停車。相反,我們應適當地提高淡水溫度,以利潤滑油均勻地散布于各運動部件的摩擦面。否則,有可能引起連桿頂彎變形,缸套或活塞碎裂,軸瓦損壞,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曲軸變形。
如拉缸發生在初期,發現及時,不會造成嚴重的機械故障。只要有足夠的潤滑,再進行慢車充分磨合,此事故是可以減輕或避免的。
在海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生拉缸事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后,當主機趨于正常時,我們有必要停車檢查。建議當主機停車后,不要停止滑油泵,或手動注入氣缸油,并進行不間斷地盤車半小時以上。然后停滑油泵,打開該缸曲軸箱道門,進行認真檢查。
本人認為,如果平常維護良好,特別是在主機大修后,或新機剛投入運行,良好的磨合非常關鍵。在此順便提一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磨合期Z好不要使用帶堿性的4030滑油,而應使用CD40滑油。平時在檢查曲軸箱或掃氣箱時,應注意每個缸的滑油量或氣缸油的注油量。一旦發現某一缸的油量特別小,或氣缸油量注油不均,應查明原因并解決,使之正常。不得抱有僥幸心理或不負責任的態度。
此事故的發生也涉及到很多其它因素,比如停車時間過久,中途未按規定進行壓油盤車潤滑或未進行試車運行。備車時預潤滑不充分,氣缸油手動注入量不夠,時間過短。冷車起動后,加速過快。未進行暖缸,滑油及水溫過低等。
總而言之,輪機人員平日良好的維護管理,值班時認真負責的態度,是機械設備安全運行的前提與保證。因本人才疏學淺,不可能分析的面面俱到,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行批評與指正,并請諒解班門弄斧之嫌。
(來源:舟山海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