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軸瓦烏金碎裂機理及原因
2020-12-07彭求旺
(煤化干熄焦運行技術交流學習平臺)
在現場常見的軸瓦損壞一般為軸瓦烏金碎裂和碾壓,本文僅對軸瓦烏金碎裂的機理、原因進行簡要分析。
一、烏金碎裂的機理及過程
轉子在工作轉速下,軸頸與烏金之間存在厚度100-300μm的油膜(由軸頸直徑、頂隙、載荷、軸瓦形式、轉速等決定)。轉子上的激振力通過軸頸、油膜傳給軸瓦,使軸瓦烏金產生交變應力。當應力過大時,經過一段時間運行,烏金表面會形成細小的疲勞裂紋,由于高壓交變的油膜壓力進入小裂紋,使小裂紋不斷擴大貫通,烏金便形成碎塊,這些碎塊在交變的油楔力作用下,由從瓦胎上脫落下來,使碎塊之間產生相互撞擊和交變的壓力油進入小裂紋,使碎塊邊緣繼續裂成碎粒。小碎粒被油流沖走,烏金承載面積不斷減少,Z后因比壓過高,烏金溫度升高軟化,將剩余承載的烏金擠壓變成薄片,從油隙中擠出,轉子下落,軸頸與瓦胎直接相磨。這是烏金碎裂損壞的全過程。
二、烏金碎裂的原因
引起烏金碎裂額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軸頸位移過大,二是存在高次諧波共振;三是軸瓦油膜剛度、阻尼、抗振性能低。
(一)引起軸頸位移過大的原因如下:
(1)轉軸相對振動過大。
引起烏金碎裂的的轉軸相對振動過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轉子不平衡力,包括轉子熱彎曲和永久彎曲;二是軸系同心度和平直度偏差;三是軸瓦自激振動。(如何對以上三種原因進行分析由于篇幅太長本文暫不予介紹)。
(2)軸頸原始晃擺值過大。軸頸原始晃擺值過大,轉子旋轉時也會產生油膜交變應力,引起軸頸晃擺值過大的原因如下:
①軸頸加工誤差及磨損??赏ㄟ^測量軸頸橢圓度予以確認。
②轉子彎曲。
③軸系同心度偏差。
(二)高次諧波振動往往是軸瓦存在某種缺陷損壞的反應,主要原因有:
(1)墊鐵接觸不良。
(2)軸瓦大面積損壞。
(3)大的轉子振動。當轉子振動超過軸瓦間隙時,將引起軸頸與軸瓦的直接撞擊,這會導致墊鐵緊力的消失和軸瓦的損壞。
(三)軸瓦油膜剛度、阻尼、抗振性能低。
造成軸瓦油膜剛度、阻尼、抗振性能低的主要原因有錯誤的刮瓦工藝和軸瓦結構以及間隙。
(1)20世紀50年代,由于受軸瓦制造工藝水平不高的限制,軸瓦在安裝時都需要刮油囊,甚至由于刮瓦工藝不佳,下瓦兩側刮成了臺階這顯著降低了軸瓦油膜剛度、阻尼,導致抗振性能低。同時師傅在傳授時也未告訴徒弟為什么要這樣修刮,然后一代代傳承,目前仍在使用。
(2)軸瓦結構。有些圓筒瓦和橢圓瓦不知出于何種考慮,在上瓦中間開了3/4的環向槽,兩側僅留兩條很窄(不足30mm)的烏金帶,這個烏金帶已不是真正的軸瓦,只起擋油的作用,使軸瓦油膜剛度、阻尼,導致抗振性能顯著降低。
(3)過大的軸瓦間隙降使軸瓦油膜剛度顯著降低,縮小軸瓦間隙能提高油膜剛度、阻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