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膠帶法測量和調整汽輪機汽封間隙
2020-11-23汽輪機的汽封主要包括:隔板汽封,葉頂(圍帶)汽封和軸端汽封。
汽封間隙調整的目的:汽封間隙增加,軸封漏汽量就會增加;級效率將降低,也會轉子的軸向推力將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汽輪機的安全運行。因此,汽封間隙必須按照設計標準進行調整,而調整之前準確的測量汽封間隙就成了前提條件。
汽封間隙調整前準備:汽封間隙的測量調整工作在軸系中心及隔板和軸端汽封套洼窩中心調整好之后進行。
壓膠帶法汽封間隙測量步驟:
一、將所有汽封塊組裝好,并用木楔子或彈簧片頂住汽封塊。
二、根據每層醫用白膠布0.25mm,在每道汽封環的兩端及底部貼相應層數的醫用白膠布,厚度分別按規定取Z大間隙值和Z小間隙值。
三、在與汽封塊相對應的轉子凸槽內涂上一層薄紅丹油,然后將轉子吊入汽缸內,裝好防軸竄的限制板,盤動轉子1~2圈后吊出,檢查膠布上的壓痕。一般來說,如貼有三層膠布,當三層膠布未接觸上時,表明汽封徑向間隙大于0.75mm;剛見紅色痕跡為0.75mm;深紅色痕跡為0.65~0.70mm;紫色痕跡0.55~0.60mm;如果第三層磨光呈黑色或已磨透,第二層膠布剛見紅時汽封徑向間隙隙0.45~0.50mm。依次類推來檢查第二層膠布判斷間隙。
四、用同樣的方法在上半軸封和隔板汽封上貼上膠布,把轉子吊入汽缸,然后將上半軸封套和下半軸封套緊固,把上隔板吊裝在相應位置(為確保上半汽封環不被下半汽封環頂起,Z好把下半汽封塊取出),盤動轉子,檢查間隙。
五、汽封間隙調整
通過汽封間隙的測量,確定汽封的調整量。
(1)徑向間隙的調整:
(a)如果徑向間隙過小,則在汽封臺肩兩側用扁鏟砸一凸出邊緣,如下圖所示。然后用細挫修整到合格的間隙,可將扁鏟砸前與砸后臺肩厚度用千分尺測量并記錄,與需調整量進行比較,確定挫削量。
(b)若徑向間隙過大,則取下汽封用工具將平面修刮。經過調整后的汽封塊應重新對汽封塊接縫處進行檢查,確定嚴密貼合后再回裝,若有錯口,則需調整。
(2)軸向汽封間隙調整
軸向汽封間隙的調整,可采用軸向移動汽封套或汽封環的方法。現在的汽封多為可調汽封,可通過改變汽封塊凸肩兩側墊片的厚度進行軸向間隙調整。
(來源:肇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