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漿造紙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思考
2020-11-11侯慶喜 劉葦
(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制漿造紙重點實驗室)
令人遺憾的是,我國造紙工業如此多的世界領先技術或核心技術,例如RDH快速熱置換蒸煮技術、ITC等溫蒸煮技術、氧脫木素技術、無元素氯漂白技術、稀釋水流漿箱技術、飄片式水力流漿箱技術、靴式壓榨技術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國發明創造的,說明我們在制漿造紙裝備制造方面創新發展的步伐仍然較慢,裝備制造技術依然落后于許多世界發達國家。
要實現“中國創造”這一目標,核心問題是創新。如何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筆者就近年來我國制漿造紙工業的現狀,談談對創新發展的看法和認識。
1 適用于草類纖維原料的蒸煮技術帶給我們的思考
與木材纖維原料制漿技術相比,草類纖維原料制漿技術的落差很大,我們的研發投入也不足。
草類纖維原料制漿技術落后,表面上看是裝備技術的落后,但究其本質還是裝備研發與工藝研發不能深入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礎上開展有效的協同創新。
采用錘式粉碎機替代切草機,優化備料工藝,料片中的膜、穗、鞘等非纖維細胞雜質的去除率提高,帶入蒸煮廢液中的硅含量因此降低。采用置換蒸煮的方式,將更有利于降低蒸煮鍋內藥液的粘度,強化蒸煮液與料片之間的充分接觸和均勻的化學反應,保證蒸煮質量。
在草類纖維原料制漿技術與裝備的創新發展方面,泉林紙業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現已走在了世界領先行列。
2 從造紙機稀釋水式濃度調節技術得到的反思
傳統的調節唇板彎曲變形的方式和稀釋水式紙漿濃度調節技術,是兩種不同的紙頁橫幅定量調節方式,因其原理不同,前者是流漿箱終端控制,后者是流漿箱源頭控制,因此結果有較大的差異。盡管Z終的紙頁橫幅定量偏差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是紙頁內部的纖維取向不同。采用稀釋水濃度調節的方式,著眼于紙機橫向上局部很窄范圍內(目前已做到了50-60mm)的濃度調節,它對其相鄰部位的漿流影響很小,因此整個紙機橫向上能夠獲得纖維取向分布更好、勻度更加均勻的紙或紙板。
近年來,我國在造紙機稀釋水式紙頁橫幅定量調節技術方面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績,在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改進和創新,開發出許多“中國版”的產品,不僅在國內有一定的市場,而且部分產品還銷往國外。但是,我們還需清醒地認識到,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固然重要,但不是長久之計,原始創新才是創新發展的核心,是我國走向造紙強國的必由之路。
3 從造紙機靴式壓榨技術得到的啟發
根據紙頁壓榨的原理可知,提高線壓力有助于降低紙幅中的含水量,但增加了紙頁的緊度和被壓潰的危險系數。于是,人們提出了延長壓區寬度的設想,特別是針對一些定量較高或流體流動阻力較大的濕紙幅,亦即屬于流控型的壓榨,從而誕生了大輥徑寬壓區壓榨的技術,其壓輥直徑可達1500mm或以上,壓區寬度250mm左右。但是,由于存在著機械加工、輥面膠層易磨損以及傳動側的密封、潤滑、磨損等方面的問題,這種壓榨技術尚未得到普遍應用,而被取而代之的是目前正在廣泛應用的靴式壓榨技術。
靴式壓榨技術,涉及機械制造加工、特殊織物的加工制造、液壓控制、電氣控制等多個領域。該項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是多學科交叉融合、多領域協同創新的結果。透過該項技術,我們是否可以從中領悟出一些該技術研發平臺的承載能力和研發投入狀況。多年來我們一貫重視和強調協同創新,但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說,還是較多地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做到實質上的融合,同時還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現象。
4 結語
創新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個恰當的研發平臺、一支高水平的研發隊伍以及相適應的運行管理機制,然后沉下心來潛心研究,刻苦攻關。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制漿造紙裝備制造業必將會取得快速的發展,令世界刮目相看。
來源:《中華紙業》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