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潤滑系統工作方式與維修技術要點
2020-09-29張玉紅 戰濤
摘 要:潤滑系統是柴油機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柴油機的使用壽命,重點講述潤滑系統主要部件技術特點和維修技術要點。
關鍵詞:柴油機;潤滑系統;維修技術
拖拉機的潤滑系統由油底殼、機油泵、限壓閥、機油管、油道、機油集濾器、機油濾清器、儀表、油尺及散熱裝置等組成。潤滑系統的功用就是不斷地將潤滑油送到發動機相對運動零件的摩擦表面,使之形成油膜,從而減輕摩擦,減少零件的磨損,降低柴油機功率消耗。潤滑系統主要部件的維修技術是維修人員應該掌握的,下面重點講述潤滑系統主要部件技術特點和維修技術要點。
1 潤滑系統工作方式
拖拉機潤滑系統的潤滑方式有三種,即壓力式、飛濺式和綜合式。機型不同,潤滑油路也不盡相同。這里以495A型柴油機的潤滑油路為例進行說明。
(1)壓力潤滑部分。柴油機工作時,機油泵將機油從油底殼吸出,經集濾器到機油泵,再將機油送入機油濾清器過濾后壓入主油道。主油道的機油一部分通過各曲軸主軸承油道分別進入主軸瓦和主軸頸,然后通過斜油孔進入連桿軸頸;另一部分分三路上行進入凸輪軸軸套和氣門搖臂軸襯套,對各摩擦表面進行壓力潤滑。另外,部分機油還通過中間齒輪軸噴孔進入正時齒輪室對各正時齒輪進行潤滑。主油道的機油壓力由機油壓力表指示。
(2)飛濺潤滑部分。當曲軸轉動時,飛濺的油滴和油霧使汽缸壁、活塞及活塞環表面得到潤滑;并落入連桿小頭的集油槽,被引入襯套內潤滑活塞銷和襯套。氣門和挺桿靠搖臂襯套飛濺出來的油霧和搖臂油孔中流出的機油潤滑。此外,汽缸蓋上的機油流入汽缸體上的凸輪軸貯油池,并保持一定的油面高度,當凸輪軸轉動時,其凸起部分直接與機油接觸而得到潤滑。油路中,調壓閥裝在機油濾清器之前,起到調節機油壓力的作用。機油濾清器中設有安全閥,當機油濾清器濾芯被堵塞或機油黏度過大而不能通過濾芯時,安全閥打開,機油不經過濾直接通往主油道,以保證各潤滑面不因濾芯堵塞而缺油。
2 主要部件的結構特點
(1)齒輪式機油泵。它主要由濾網、主動齒輪、從動齒輪、殼體、限壓閥和泵蓋等組成。主動齒輪與主動軸用鍵連接,從動齒輪滑套在從動軸上。泵體內腔被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嚙合線分成吸油腔(靠進油口一邊)和壓油腔(靠出油口一邊)。由于齒輪在吸油腔一側脫離嚙合,使吸油腔容積增大,產生一定的真空吸力,將機油吸入泵體并充滿齒間。隨著齒輪的旋轉,機油被帶入壓油腔,由于輪齒在壓油腔進入嚙合狀態,使壓油腔內的油壓提高,機油在一定壓力作用下被壓出泵體。限壓閥可防止機油壓力過高或因機油黏度過大使機油泵過載。壓力過高時,限壓閥打開,部分機油流回油底殼,限制機油壓力升高。
(2)轉子式機油泵。它主要由內外轉子、泵體及驅動齒輪組成。內轉子軸用固定銷與驅動齒輪連接,內外轉子偏心地套裝在一起,外轉子與泵體為間隙配合。由于外轉子在內轉子的帶動下作同向而不同步的旋轉運動,其5個弧形凸面與內轉子的4個凸角和凹面之間便分隔成4個容積和位置不斷變化的密封油腔。當轉子向進油槽部位轉動時,油腔容積由小變大形成負壓,將機油吸入泵